尚新教授

创建时间:  2022-08-13  朱一佳    浏览次数:


 

 

尚新/博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语义学、英汉对比与翻译。

办公室:C401

联系邮箱:shangxin@shu.edu.cn


个人简介:

尚新,教授、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gg999策略手机白菜经理,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曾任徐州师范大学(今为江苏师范大学)gg999策略手机白菜副经理(2004-2006)、上海海事大学gg999策略手机白菜副经理(2007-2013)、经理(2013-2018)。

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结项成果鉴定专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结项成果鉴定专家。学术兼职包括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等。

先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2004.01-02;2008.08-2009.02)、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2019.01-2019.12)访学进修。曾赴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Montréal)、多伦多大学(Toronto University)、台湾师范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论文交流发言,兼或作为分会主持人主持分会场交流。

长期从事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语义与句法研究。主持在研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2021-2025),主持完成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2008-2012),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2013-2018);主持完成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2013-2018);2016年12月获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1项;2014年7月获得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资助1项;另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项(2007-2010),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汉英笔译”1项(2017-2018),校级精品课程培育项目“翻译”1项(2014-2015),校级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课题重点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背景下海事特色高端外语博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项(2017-2018),校级研究生重点课程“英汉对比”1项(2010-2011),校级顶级期刊论文培育项目1项(2017-2019),校级科研创新项目1项(2007-2009)等;主持完成中国科协、中国航海学会大型重点文献翻译加工项目2项(2015-2017);另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十余项。

成果及业绩曾获第十三届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上海市首届青年语言学者学术论文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校级科技论文二等奖等;荣获校级“刘浩清教育优秀奖”、“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十大魅力指导教师”、“本科教学优秀奖”、“研究生教学优秀奖”、“罗煌枫博士奖”以及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和校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迄今在本学科A、B、C类权威CSSCI来源期刊以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编著7部,主编教材4册,导读和注释世界哲学经典原著2部。

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一)权威CSSCI期刊论文

(1)2022,When Contrastive Analysis Meets Translation Studies,Targe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已录用)。(独著)(SSCI);

(2)2021,试论“第三语码”在对比分析中的地位及其描写研究模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独著);

(3)2020,时量动宾句构“V+T(的)+N”的信息结构透视及实证研究,《外国语》第5期。(独著)(B类权威CSSCI);

(4)2013,语言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独著)(A类权威CSSCI);本文获2014年度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5)2011,集盖、事件类型与汉语“都”字句的双层级量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独著)(A类权威CSSCI);本文获2012年上海市语文学会“第一届上海市青年语言学者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同时获2011年度上海海事大学学术论文奖二等奖;

(6)2018, 汉语事件句的时间量化表征及其语言类型学意义——以“V+T(的)+N”结构为例,《外国语》第5期。(尚新、刘春梅)(B类权威CSSCI);

(7)2014,从动词类型学到题算子情态论——英美语言学传统中的体态理论演进管窥,《外国语》第3期。(独著)(B类权威CSSCI);

(8)2009,时体、事件与V个VP结构,《外国语》第5期。(独著)(B类权威CSSCI);

(9)2004,突显理论与汉英时体范畴的类型学差异,《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该文200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第1期全文转载。(独著)(B类权威CSSCI);

(10)2015,汉语“无头”关系小句的话语-句法界面研究,《现代外语》第3期。(张滟、尚新)(B类权威CSSCI);

(11)2018,汉语研究:引进、结合、创新之路探索——《陈平语言学文选》评析、反思与商榷,《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4):14-18。(尚新、李天娇)(CSSCI扩展版);

(12)2017,“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高端海事语言服务与翻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国内首个海事语言及应用博士学位点建设为例,《上海翻译》第4期。(尚新、蔡永良)(CSSCI扩展版);

(13)2015,事态、体态及时态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句法结构的影响,《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尚新、张滟)(CSSCI扩展版);

(14)2012,语言学视野中的“事件”及其研究,《山东外语教学》第3期。(刘春梅、尚新)(CSSCI扩展版);

(15)2011,论英汉语法体对语义体的运算及其句法层级选择性,《解放军gg999策略手机白菜学报》第6期。(独著)(CSSCI);

(16)2010,英汉名词的“数“与语言类型学特征,《解放军gg999策略手机白菜学报》第1期。(独著)(CSSCI);

(17)2009,时体、事件与汉语连动结构,《外语教学》第6期。(独著)(CSSCI);

(18)2009,汉语体貌系统内部的概念空间化配置对立,《语言科学》第2期。(独著)(CSSCI);

(19)2008,概念整合与英语完成进行结构的生成机制,《外语研究》第1期。(独著)(CSSCI扩展版);

(20)2005,体义相交理论:汉语体标记的时间指向功能,《语言科学》第5期。(独著)(CSSCI);

(21)2003,语言的概念:回顾与前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2期。(独著)(CSSCI);

(22)1998,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与语言基本功训练(尚新、李刚),《外语教学》第1期。(CSSCI);

(二)核心期刊与论文集论文

(23)2022,《沉思录》及其对当代科学探索的影响,载笛卡尔著《第一哲学沉思录》,尚新导读、注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4)2021,思想的苇草,信仰的卫士——帕斯卡《思想录》中国文化语境解读与批判,载帕斯卡著《帕斯卡思想录》,尚新导读、注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5)2020,航海专利英语的特点及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第2期。(李天娇、尚新);

(26)2019,中国海事英语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第4期。(李天娇、尚新);

(27)2019,翻译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译苑新谭》第3期。(李芳、尚新);

(28)2019,《2017年南海航行状况研究报告》文体特点及其英译策略,《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第1期(核心期刊)。(李芳、尚新);

(29)2019,文化自信理念与语言对比研究中的话语策略 ——兼议潘文国先生的语言对比思想及其启示,《当代外语研究》第1期。(尚新、李芳);

(30)2018,“一带一路”背景下海事特色外语公司产品:理念与建构,《航海教育研究》第2期。(尚新、李芳、蔡永良);

(31)2017,“层-核分析法”与体算子功能的层级型解释及其类型学意义,载邵敬敏等著《语言学研究的多元视野——庆祝史有为教授八十华诞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94-103页;(独著);

(32)2015,秉持语言世界观,打通古今中外,振兴中国语言学——潘文国先生的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载陈勤建、吴勇毅、叶军主编《中文研究与国际传播》第3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独著);

(33)2015,语义翻译论、时间语义值与事态句翻译——以英语现在时态句的汉译为例,《译苑新谭》第七辑。(独著)。此文获“第四届天府翻译奖优秀成果‘译苑新谭辑刊论文’一等奖”;

(34)2015,海事语言及应用团队建设刍议,载尚新主编《海事语言及应用》第一辑,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尚新、蔡永良);

(35)2014,《英语双及物小句的认知研究》评介,载李葆嘉主编《互动与共鸣——语言科技高层论坛》,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独著);

(36)2012,《二分制时态》评介,载潘文国主编《英汉对比与翻译》第1辑。(独著);

(37)2010,从英汉对比角度谈体的中立化理论构建,载《英汉语比较与翻译》(7),杨自俭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255-270页;(独著);

(38)2008,试论《马氏文通》的语言比较思想。载潘文国、杨自俭主编《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58-468页。又载杨自俭主编《英汉比较与翻译(5)》,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24-134页。(李长忠、尚新);

(39)2007,体义相交理论对汉语语法体体系建构的启示,《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独著);

(40)2006,视点特征与汉语体标记“了”的语法意义阐释,《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独著);

(41)2006,汉语时体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献疑及对策,《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独著);

(42)2005,现代语言学对英语“体”的研究及前瞻,《山东外语教学》第5期;(独著);

(43)2004,体的语法本质与现代汉语语法体的分类,《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第6期;(独著);

(44)2004,范畴化的理论误区:家族相似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独著);

(45)2003,汉语研究应以字为本,《文汇读书报》4月23日15版;(独著);

(46)2003,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韵律原则,《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尚新、刘春梅);

(47)2002,告别二十世纪的语言概念,《外语与翻译》第3期;(独著);

(48)1998,谈谈把三分钟英语演讲嵌入课堂教学,《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增刊);(独著);

(49)1996,英语句型教学初探,《高师教育研究》,第3期;(独著)。






上一条:户思社教授

下一条:Professor YUE Z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