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话语•文化•社会”湖畔沙龙第1期

创建时间:  2019-04-03  朱一佳    浏览次数:


 

主讲人(一):武晨(17级本科生)

题目:国际媒体对中国援非基建投资的报道分析

主讲人(二):胡晨晨(17级硕士生)

题目:汉语会话幽默的韵律标记探究

主讲人(三):潘慕娇(17级硕士生)

题目:19世纪西方传教士编汉语方言词典在汉译中的应用价值探究——以《宁波方言字语汇解》为例

主讲人(四:贺靓(18级博士生)

题目:符号资本的角逐:“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弱势群体身份构建研究

每人发言时间为20分钟。

时间、地点:

2019年4月19日(周五)13:30-15:30

宝山校区C512会议室

主办:gg999策略手机白菜

主讲人(一)武晨:国际媒体对中国援非基建投资的报道分析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国援助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报告以2017-2018年间西方主流媒体和非洲本土媒体对中国援非基建投资项目的报道为语料,以框架理论为指导,探讨国际媒体报道此问题的不同倾向性以及导致差异化报道的原因。研究表明,报道倾向性大致可分为正面(例如创造工作机会、促进当地发展等)和负面(例如隐形领土侵略、虚假基建等),这种倾向性与媒体自身所处的国别、地区与中国的关系及自身利益等因素紧密相连。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援非基建项目的立场、态度,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主讲人(二)胡晨晨:汉语会话幽默的韵律标记探究

摘要:近年来,韵律在幽默表达中的作用逐渐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幽默的韵律特征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仅限于英语、希腊语、法语等少数语种中的幽默,且关于幽默是否具有独特的韵律标记这一问题结论各有不一,有待进一步论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范围延伸到汉语会话幽默,以音高、音强、语速、停顿这四个韵律变量为切入点,旨在探究汉语会话幽默是否具有独特的韵律特征;如果有,这些韵律特征是否会影响及如何影响幽默的互动效度。

主讲人(三):潘慕娇

19世纪西方传教士编汉语方言词典在汉译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以《宁波方言字语汇解》为例

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转化的过程。翻译时,译者若仅参考客体是“语言”体系的普通英汉词典,则很有可能出现“外国中文”现象。19世纪后半叶以来,传教士在中国编写出大量英文-汉语方言词典,体现浓厚的“言语”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类词典的价值,但对该类词典在汉译应用价值方面的关注还不太多。本文旨在说明这类词典作为翻译工具书可能给译者更多的选择,帮助译者形成较为地道的具有生命气息的中文译文。本文以《宁波方言字语汇解》为例,以重叠词为切入点对相关词条进行梳理,将其分为通用、半通用和土语三类,并基于此分类对比《宁波方言字语汇解》与《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双解三版)的英汉释义条目,最后对英文作品原句进行试译效果分析。

主讲人(四):贺靓

符号资本的角逐——“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弱势群体身份构建研究

本研究以“那不勒斯四部曲”为研究对象,以布尔迪厄的符号资本理论为支撑,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社会、经济、教育三个场域中的符号资源的争夺、弱势群体身份的构建与表征方式,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反抗。研究表明,在该系列小说中,作者着重刻画了“丈夫—妻子”、“家长—孩子”、“精英群体—普通民众”、“身体—智力”、“南方—北方”等几组社会关系。而符号暴力与权力在这种对立的社会关系中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作用,群体身份在主体对于不同场域的符号资源的角逐过程中被区隔与构建,丧失或缺乏符号资源的一方成为弱势群体。同时,该群体采取各种形式的反击,构成压迫与反制的动态力量引发了矛盾冲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上一条:<4月19日>“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三十二、三十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下一条:<4月19日>语言文化与世界文明系列讲座(三十二、三十三):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